《楞伽經》中說:「佛語心為宗,無門為法門。」無門是禪宗的宗風,也是頓悟法門的特色。無門慧開禪師曾說過:「大道無門,千差有路;透得此關,乾坤獨步。」聖嚴法師也曾對此開釋;「大道無門」的意思是指頓悟的法門,是沒有門。「千差有路」則是修漸悟法門,且有很多的門路。「透得此關,乾坤獨步」,此處的「關」是無門關,能進入無門這個關,也就能通過頓悟法門,獨步乾坤,天地之間唯你一人。這不是目中無人,不是自我貢高,不是有大我的執著;而是超越於一切境界之上,天上地下根本找不到「我」這個東西,這已經是最究竟的層次。進入無門之門,就通曉頓悟法門並沒有門。無門之門不易摸到,一旦摸到就是頓悟。禪宗的開悟多半是一悟就悟,也就是頓悟。「千差有路」並不是說在任何一條路上都可以進入無門之門,而是叫你不要找小徑,走漸悟的路。
而製作『牟尼之瞳』這齣新戲之初,我想到尚和歌仔戲的一路披荊斬棘,不也如同一條通往無門的漸悟之路?歌仔戲自興起至今,因時代的潮流與衝激,不論在唱腔、曲調、身段、劇本、裝扮等部份,每個時期的型態均屬迴異,每位觀眾心中最喜歡的歌仔戲形象也都不盡相同;『牟』劇走的並非取寵的小徑,也非是高調的虛空中騰雲,而是一條反觀自我、踏實的漸悟之路。打破傳統印象中的歌仔戲,找回傳統面具下的劇中原始人物與個性,尋回對戲劇本質的感動,重組人性對音樂的原始感動,不設限音樂性,再將歌仔戲曲娓娓道來道來;打破、再重尋、重組,需要的是信心,仰賴的是信任。
『牟尼之瞳』可以是前衛歌仔戲,也可以是印象派歌仔戲,因為『牟』劇已跨越歌仔戲疇範,舞台下以寫實的舞台劇手法表現,舞台上則鋪呈濃郁的歌仔戲氣息,這不但挑戰演員的跨界表演領域,也是歌仔戲音樂舞台的前衛視聽嘗試,加上傳統夯導張作楷、當代劇場錢宇珊的聯手出擊,音樂鬼才李哲藝、戲曲大亨劉文亮的攜手共鳴,相信更能打造出全新的歌
仔戲磅礡之音-台灣新歌劇‧歌仔新里程。
感謝所有參與製作的老師們和伙伴們,也感謝一路陪伴著、支持著我們的朋友們,因為有您,讓尚和歌仔戲劇團得以持續破繭、無畏!千差有路,讓我們再次攜手漸悟、透關。
梁越玲 合十